馬太福音第七章13-29節

三個對比作結論 ◎黃濠光牧師

「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17-18)

在「登山寶訓」最後一段,耶穌用幾個對比來作結論。第一個是窄路與闊路,第二個是好果子與壞果子,第三個是好根基與壞根基。

兩條門路(13-14)。第一條窄路通往窄門,引到永生。這是小路,找著的人也少,耶穌勸門徒走窄路,進窄門。為甚麼通往永生的門路是窄呢?因為作門徒是有很高的要求。作門徒的結果是有豐盛的生命,那就需要有信心、紀律及正直。但闊路不要求人有忠誠、正直、紀律和品格。作主的門徒要放下世界,專心一意走天路。因此,人要作出抉擇,就像選擇學彈奏鋼琴的人是選擇艱苦的練習。接受救恩是選擇窄路,不要救恩是選擇又寬又大的路,通往滅亡。一個人得救後,仍要選擇行窄路、進窄門。若不認眞作門徒,只作一個有名無實的基督徒,實際是放棄窄的門路,變相走在闊路上,步向滅亡。

兩種果樹(15-23)。以色列人的歷史裡出現過不少假先知,所以對「假先知」這名稱並不陌生,只是難於分辨。由於假先知披著羊皮,遮掩著豺狼的眞面目,很容易欺騙人。假先知混在門徒中間,叫人防不勝防。教會受到的傷害,主要不是外面的攻擊,而是内部的危險,就像樹木不怕啄木鳥,卻怕白蟻蛀蝕。耶穌教門徒分辨假先知是憑其果子,好樹結好果子,意思是有聖靈重生的人必結出聖靈的果子。若有先知講出預言來,需要時間等待應驗,不能立時知道眞偽,但好果子是不能偽裝的。假先知會在言行之間露出馬腳,就是傲慢、苦毒、讒言、不饒恕等等。分辨假先知的第一個方法是留心其品格。

第二個方法是「聽其言、觀其行」。當假先知有錯誤的教導,立時就原形畢露,但假先知也會講得娓娓動聽,口口聲聲「主阿,主阿」。我們不要單憑他的口說甚麼,也要留心行為,看是否言行一致。耶穌提及這類人會自辯,說曾奉主名傳道、趕鬼、行異能。第22節出現兩次「主阿」,三次「奉你的名」,表示假先知以為多喊耶穌的名字可保證他們進入天國。這等人傳道、趕鬼、行異能不一定有果效。就算有果效,是因耶穌聖名的大能,並非他們的本領。耶穌不認識他們,不是因為他們傳道、趕鬼或行異能,而是因為他們作惡,沒有遵行天父的旨意。

兩種根基(24-27)。耶穌講道是激勵人付諸行動,達成一個方向和目標。祂呼籲人要選擇建立好根基,就是「聽了我這話就去行」。祂用蓋房子為例,十分生動,因為以色列很多地方不是石地便是沙土,大家都明白建在磐石上的房子會穩固,建在沙土上的房子容易倒塌。「登山寶訓」不是空談,門徒要作出選擇去行,才是聰明人。

結語(28-29)。結語本身也是一個對比,就是耶穌和文士的對比。眾人希奇耶穌的教訓,是不同於文士,因為當耶穌說:「只是我告訴你們」,「聽了我這就去行」是很有權柄的,令人耳目一新,不能不洗耳恭聽。

◆有些信徒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聽道太多,卻不去行。道理都知曉,但甚少照著去做,以致經不起風浪。人生的風浪如疾病、失戀、失業、意外,都屬於雨淋、水沖、風吹,根基不穩者會倒塌。所以雅各勸人不要單單聽道,也要行道(雅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