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談談一些背景。逾越節是猶太人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期,是記念神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為奴之地。律法規定猶太男子每年都要上耶路撒冷守逾越節。當時耶穌12歲,邁向成年人的階段。在12歲前是個男孩,但12歲後算是成人,須遵守律法。由於是大節日,許多人會結伴同行上耶路撒冷過節。所以初時約瑟和馬利亞不見耶穌,都不以為然,還以為祂在人群中(42-44)。
約瑟和馬利亞回去耶路撒冷,在各處找耶穌卻找不到。他們最初沒有去聖殿找耶穌,因為沒有想到祂會在聖殿裡。一般人會以為一個12歲的少年人大概去了玩耍,不會和成年人一起。怎知耶穌果真在聖殿裡,不是和其他小孩子一起,而是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46)。
父母見孩子失縱了,內心一定焦急不已,特別頭三天仍找不到祂時,約瑟和馬利亞大概寢食不安。所以在聖殿找到了耶穌,馬利亞就立刻表達出她很傷心。不過,他倆找耶穌最後才想到去聖殿,可見他們對耶穌亦不了解。耶穌回答說:「為甚麼找我呢?」(49),中文的翻譯未能表達出原來的意思。意思不是說不應該找祂,而是為甚麼找得那麼辛苦。「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可譯為「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意思是:我就在我父的家裡,你們應該知道來這裡找我,何必辛苦找我三天。耶穌的回話他們不明白(50),可見他們兩代之間也有距離。耶穌稱神為父,這種稱謂是罕見的,他們也不習慣。不過,這也說明耶穌在12歲時已經知道神是祂的父,這種關係是約瑟和馬利亞不明白的。
其實兩代之間有不了解的地方是正常的,雖不了解,子女應當聽從父母。耶穌就跟父母返回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51)。父母對兒女有權柄,雖有代溝距離,但子女當順從父母,這一點耶穌做得到。
耶穌的成長有兩方面的平衡。第一個平衡是身體和智慧,身體隨著年紀而強健,而智慧也增多了。「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40)代表了靈、魂、體的均衡成長。第二個平衡是「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52)。有些信主的人跟神關係好,跟人的關係有時卻差強人意。我們一些壞習慣和舊脾氣,往往令人卻步,我們須加留意。
◆「愛」和「喜愛」是有差別的。神的愛是無條件的,不論我們好與不好,正直不正直,祂對我們的愛沒有減少。但我們的心態和行為令祂喜愛嗎?「喜愛」是祂對我們裡外舉止的回應,我們選擇了甚麼行為,令祂喜愛我們呢?我們又有甚麼言行和態度,令人喜愛我們呢?神愛我們,但我們令祂喜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