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有兩個故事。第一個是耶穌醫好百夫長的僕人。百夫長是羅馬軍隊裡負責帶一百個兵的軍官,是個外邦人。這個百夫長雖屬統治階層,但對猶太人十分尊重,曾幫他們建造會堂。今次他的僕人病重,就託猶太人去找耶穌,猶太人對他也很好,樂意助他。耶穌就答應去見他,但快到達前,百夫長所託的朋友,正好在路上過見耶穌,就將百夫長一番話轉告祂。這番話就是本故事的中心,路加記錄這件事是要講明信心的重要性。
首先,他相信耶穌能救他家中垂死的僕人。當我們面對不嚴重的事,就容易對神有信心,但當面對又大又難的嚴重事,就不易有信心。可想而知,這位百夫長去求耶穌,表現出他真的有信心。
第二,他的信心大到一個地步,認為耶穌只須說一聲便可,不必一定要到他的家。他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他是個軍官。有人指揮過他,他也指揮過人,明白何謂權柄,而他相信耶穌有權柄,只要講一聲就可以。他這樣說,表示他承認耶穌是主,有權柄發施號令。他也承認耶穌的權柄大過他,他不配去見耶穌,耶穌到他的家,他也不敢當(6-7)。從他這番話,可見他的信心真的很大。耶穌在以色列中沒有見過有這麼大信心的人,反而在外邦人身上見到。結果,百夫長的信心成就了一件神蹟。耶穌沒有進入房子,沒有見過或觸摸過病人,但祂有能力遠距離醫好百夫長的僕人。
第二個故事是耶穌使拿因寡婦的兒子復活。福音書記載耶穌叫三個死人復活,皆是青年人,這是第一個,表明耶穌有能力叫死人復活。在這件事上,令耶穌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主的憐憫(13)。耶穌見這個寡婦已經沒有丈夫,現在連唯一的兒子都死了,白頭人送黑頭人,就憐憫她。首先祂叫她不要哭,然後按著杠,這動作是突破禁忌,因為這是不潔淨。少年人復活之後,耶穌將他交回給他的母親。舊約叫死人復活的只有以利亞和以利沙,百姓如今見耶穌叫死人復活,就想起古代的大先知,於是認定大先知再興起了。
◆神蹟的發生,有時是由於我們的信心。我們心中所存的常是盼望,未必是信心,所以須將盼望提升至信心,而信心也須有行為。但神蹟有時也由於主的憐憫,像拿因的寡婦,她根本沒有運用信心,及兒子得以復活,都是主的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