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在書珥曠野缺水,在汛曠野缺糧。神帶領百姓出埃及的路有時會遇到艱難及缺乏的處境,而百姓的慣性反應是發怨言,講的內容也是頗難聽的,如「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3)。這反映出百姓仍有根深蒂固的奴隸心態,不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為了飽腹寧願住在埃及,死在埃及總好過死在曠野。神早知他們的奴隸心態不會一夜消失,所以藉曠野的生活來考驗及訓練他們,希望他們有信心去倚靠神,有新的心態進迦南地。保羅勉勵我們不要效法他們發怨言,因發怨言會被滅命所滅(林前10:10)。百姓的怨言其實是針對神(14:10-12, 15:24),他們很快忘了神所行的神蹟奇事,對神的美善、智慧、應許及計劃沒有信心。
人遇缺乏是一件正常的事,以色列人出埃及所預備的水和食物,在途中已用完。神是豐富的,但祂未必把一切豐富都擺在人面前。衪讓我們碰到缺乏,因為祂要我們經歷祂是供應的神。現在神使鵪鶉飛來,也降下嗎哪來供應每天的食物,使人得養活。神在一周七天只降嗎哪六天,因為第七天是安息日,特此試驗一下以色列人會不會守安息日,以及是否有信心相信第六天有多量的嗎哪降下可供收取而不會發臭生蟲。這嗎哪是天降下來的糧食,是預表耶穌,祂是「天上來的糧」(約6:32, 啟2:17),使人得生命(約6:33, 51, 58)。
◆神吩咐百姓每早拾取嗎哪,只拾取當天的飯量,除第六天可多取外,其餘五天不可多取,不然會生蟲變臭。這目的是訓練他們相信神每天都會供應,人每天的存活都當倚賴神(太6:11)。